贵溪市:废弃矿山创新开发式治理 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
作者:黄煜双
编辑:
来源:贵溪市自然资源局
更新时间:2025-06-09
浏览次数:
近年来,贵溪市以创新开发式治理为笔,绘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崭新画卷。该市立足区位优势与产业布局,打破传统治理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000余万元,探索“边修复、边收益”的创新路径。通过统筹规划,将矿山生态修复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在废弃矿区建成集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庆典活动于一体的省3A级农旅融合景区。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变身“网红打卡地”,全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60余万元,农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这一转变背后,是贵溪市“多元共治、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在资金保障上,采取“政府+社会”双轮驱动模式,由政府出资建设基础设施,社会资本投入土地开发与娱乐项目;在修复方式上,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通过工程复绿、转建设用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机制创新上,同步推进农房宗地收储与村集体合作项目,统一配置土地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贵溪市积极响应上级政策部署,全力申报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2025年又将最后21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纳入修复范围,总修复面积达984.33亩。结合城市建设需求,通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开发联动,预计新增入库水田435.79亩,有效缓解耕地指标紧张难题,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目前,项目已获上级资金2200万元支持,整体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正紧锣密鼓推进施工招标与土地开发立项工作。
从“生态疮疤”到“绿色银行”,废弃矿山治理不仅是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下一步,贵溪市将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项目建设,完善“开发式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放大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让更多废弃矿山焕发新生。
来源: 贵溪市自然资源局 作者:黄煜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