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的观察与思考
矿产资源开采与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并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多地矿山运营和管理部门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依靠科学治理、苦干实干,抚平一块块“大地伤疤”,让昔日废水荒山变绿水青山。与此同时,我省矿山生态修复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效治理废弃矿山,让其真正变为“绿水青山”并转化为“金山银山”,还需久久为功。
“生态修复+”把“包袱”变财富
近日,记者走进上饶市广信区望仙谷景区,只见游客如织,人们频频举起手机,争先恐后摄入迷人的峡谷风景。夜晚,景区老街流光溢彩,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曾是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开采企业最多时有40多家,导致植被被破坏,生态严重退化。2007年,当地政府果断关停开采企业,之后引进社会资本26亿元,历时十余年,通过生态重塑、合理规划布局,将望仙谷打造成集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周边5000余人就业,在外务工的村民争相回乡就业创业。
生态修复,铅山县永平铜矿走的是另一条路子——“生态修复+绿色园林”。永平铜矿曾被媒体曝光生态修复不到位,废弃石料露天堆放,浸出的废水存于无防渗措施的坑塘,污染严重,风险突出。该矿痛定思痛,投入大量资金,采用“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的生态修复工艺,通过土方平整、石灰中和、育苗杯种植、草籽撒播、遮阳覆盖等修复措施,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经过大力整改、持续生态修复,矿区内2076.75亩的停用排土场绿意焕发,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及废水的产生,同时建设登山步道、观景平台等,矿区变成了绿色园林,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得到双提升。
从全省来看,寻乌、芦溪、兴国、永新、瑞金、贵溪等地,已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农业养殖、文化旅游、产业重塑、乡村振兴等相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当前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江西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为金属冶炼加工、化工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由于过去一些矿山企业“重开采、轻修复”、粗放型发展,导致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欠账较多。截至2022年底,我省已完成7023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35.58万亩,约占总数的68%;未完成修复的还有3230座,面积约16.85万亩(其中部分治理的5.86万亩,约占总数的11%;待修复的10.99万亩,约占总数的21%)。
各地矿山生态修复进度快慢不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大型老旧矿山形成深坑、高陡边坡,修复难度较大,中小型矿山点多面广,修复资金需求较大。目前许多地方采用的是挖填土方、挂网喷播等传统方式进行生态修复,考虑整体生态环境不够,缺乏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人才也不足。有些矿山单纯进行植被复绿,没有因地制宜进行修复后的规划,综合利用还远远不够。
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人表示,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不足,尤其是各地财政投入不足,支持政策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部门,支持力度有限。我们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但社会资本投入大、回报低、周期长,这导致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受挫。此外,各部门对矿山生态修复标准认定不一,一些地方监管力量不足等,都是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进一步走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下一步,我省要如何走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之路?
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人表示,全省将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信息监管平台,对矿山生态修复等各类项目实行在线管理;编制《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规范生态修复技术工程、治理手段、验收流程。继续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矿山生态修复基金制度,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加强监管以及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将修复完成情况纳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自然资源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同时,凝聚合力,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水利、财税等多方面政策有机结合,多角度、全方位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
相关专家建议,各地应以县(市、区)为单位再开展一次全面、系统摸排,精准分析各类矿山的主要问题,科学制定修复计划,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各地要结合土地开发复垦、打造田园综合体等新经济业态,支持市场化修复主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特许经营等多种模式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由政府通过收益分成、投资补贴、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其获得合理回报,以打通“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媒体记者 杨碧玉)